離開這個我曾經滿懷熱誠對自己深具意義的診間已經一年了
回到熟悉的地方 但面對的卻是越來越加混亂的看診
曾經我開口央求讓我離開這裡 因為在這裡我曾經努力付出卻讓自己傷痕纍纍
再回到這裡是不忍看到同事承受的壓力
而自己領的薪水比同事多 又怎能逃避這壓力呢
我必須承認自己的無能為力與有限性
因此我只能調整自己的心態
面對混亂的看診次序 我必須先做功課事先了解每一位患者當天就診需求
面對不斷詢問的病患 我才能給予適切的答案讓他們明白
所謂將病患分流的做法 最終還不是淪為亂流
第一天回到這個熟悉的地方
一年前癌症病患等待看診的時間和一年後完全無異 甚至更長
下午五點半 一位先生氣沖沖得對著我說:你們的看診效率也太差了吧!都五點半了才看到19號
我耐心的解釋看診緩慢的原因 但是不可否認這是醫院的錯
醫師加開診次 卻由另一位醫師代為看診 而這位醫師又有自己的診
一個診間兩個診號 再加上未掛號回診看報告 還有做完檢查直接到診間看報告
再加上中間暫停約30-40分作細胞學檢查
協助看診醫師看完有問題還要再給名醫看
下午一點半上班 已經有六位術後病人身上仍帶有管路在診間外等候
而名醫上午得診却到下午六點才看完 而這些掛下午診號術後病人才開始看
每一位術後病人醫師花費解釋病理報告 治療方法的時間將近20-30分鐘
若在加上病人有一些情緒或心理問題 醫師花費的時間更長
一個下午內心焦急不已 年邁行動不便者安插看診後又要在輪到名醫那邊看
我真的無能為力了 因為全部的人在診間外等候的時間都已經超過6-10個鐘頭
很感謝病人的體諒 並沒有對我有斥責的言語
還有一位坐輪椅的奶奶 雖然五點就讓她先看完協助醫師的診
但最後還是得等名醫決定治療方法 這一等竟等到10點半
看完已經11點了!奶奶竟然一直對我們說:辛苦了!還問我有沒有吃東西?要我泡個牛奶喝
我看著病人苦苦等候 心中雖然和從前一樣不捨與難過
但我已經學會調適不再自我譴責
因為我已經盡力了!而有些事是我無能為力改變的!
一個朋友的媽媽剛手術完 我告訴她我無法幫她插隊
因為每一個病人對我來說都是一樣的
我唯一能幫她的是幫她估計到醫院看診的時間
當我從五點半 改六點半 最後八點半 最後忙到沒時間再打給她 而她準時八點半到
當然她也就成了名醫的最後一個病人 凌晨12點半看到 1點10分看完診回家
終究還是等了4個鐘頭 但卻已是所有術後病人中等最少的
我很感激當天的病人對我的體諒
也或許是讓病人有一個明確的等候目標
不至於遙遙無期的枯守在診間外而讓身心都處在不安的狀態
當醫師自己都說:我都搞不清楚看診的次序了!更何況衝著名醫來的初診病患呢?
其實私下了解過許多熟識的患者 她們也都有著相同的感觸:怎麼會這麼亂?
只是大家礙於就醫需求 也只能任憑主事者所欲所為了
下了班凌晨一點半 雙腳已經疲憊不堪
但是回到熟悉的地方 有機會能給予診斷罹癌的病人一點力量
雖然很累 但卻很歡喜! 能付出才是最幸福的事!